热线电话
产品新闻

优化聚氨酯弹性体抑黄剂配方,满足不同聚氨酯配方对耐黄变性能的要求。

各位聚氨酯界的同仁们,大家好!

我是今天的讲师,一位在聚氨酯的江湖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。今天,咱们不谈高深的理论,就唠唠咱们聚氨酯弹性体里那挥之不去的“黄脸婆”——黄变,以及如何让她永葆青春的秘诀——抑黄剂配方优化!

想象一下,您辛辛苦苦研发的聚氨酯产品,性能卓越,手感细腻,客户翘首以盼。可交付到客户手上,没过多久,就从白雪公主变成了黄脸婆,这形象,这面子,往哪儿搁?简直是晴天霹雳,损失惨重啊!所以,解决黄变问题,那可是关系到咱们聚氨酯人饭碗的大事!

一、黄变的“前世今生”: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

要战胜敌人,首先得了解敌人。这聚氨酯的黄变,可不是凭空而来,它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“化学反应”的产物,堪称一场“变色龙”的华丽变身。

  1. 罪魁祸首:紫外线的“热情拥抱”

就像阳光能把我们的皮肤晒黑一样,紫外线对聚氨酯也是“爱恨交加”。一方面,它能促进固化,但另一方面,它也是导致黄变的重要推手。紫外线会引发聚氨酯分子链的断裂和氧化,产生醌类、羰基等发色基团,这些家伙就是让聚氨酯变黄的罪魁祸首!

  1. 帮凶:热的“火上浇油”

高温就像催化剂,加速聚氨酯的氧化和分解,让黄变来得更快更猛烈。想象一下,在炎炎夏日,您的聚氨酯产品被太阳暴晒,那酸爽,简直不敢想象!

  1. 内因:配方成分的“爱恨情仇”

不同的聚氨酯原料,其耐黄变性能也是千差万别。芳香族异氰酸酯,比如TDI、MDI,本身就容易氧化变黄,就像天生自带“黄变基因”。而脂肪族异氰酸酯,比如HDI、IPDI,则相对稳定,就像自带“美白滤镜”。此外,多元醇、催化剂、助剂等成分,也会对黄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  1. “潜伏者”:环境因素的“暗中作祟”

空气中的氧气、湿度、污染物等,也会加速聚氨酯的氧化和分解,让黄变防不胜防。就像空气污染会让我们的皮肤变差一样,恶劣的环境也会让聚氨酯加速衰老。

二、抑黄剂的“英雄救美”:各显神通,力挽狂澜

既然找到了黄变的根源,接下来就要祭出我们的秘密武器——抑黄剂!这些小小的添加剂,就像守护公主的骑士,各显神通,力挽狂澜,帮助聚氨酯抵抗黄变的侵袭。

  1. 紫外线吸收剂:筑起“防晒盾牌”

这类抑黄剂,就像一把遮阳伞,能够吸收紫外线,将其转化为热能释放出去,从而减少紫外线对聚氨酯的伤害。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二苯甲酮类、苯并三唑类、三嗪类等。

  1. 受阻胺光稳定剂(HALS):捕捉“自由基”

自由基是导致聚氨酯老化的“捣蛋分子”,HALS就像警察一样,能够捕捉自由基,阻止其引发连锁反应,从而延缓黄变。HALS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,是聚氨酯抑黄的常用利器。

  1. 抗氧化剂:扼杀“氧化反应”

抗氧化剂就像消防员,能够阻止或减缓聚氨酯的氧化反应,从而抑制黄变。常见的抗氧化剂有受阻酚类、亚磷酸酯类、硫代丙酸酯类等。

  1. 清除剂:酸、水“终结者”

聚氨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,可能会产生酸性物质和水分,这些都会加速黄变。清除剂就像清洁工,能够清除酸性物质和水分,保持聚氨酯的稳定。

三、抑黄剂配方优化:量身定制,精益求精

仅仅知道抑黄剂的种类还不够,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聚氨酯配方和应用场景,进行量身定制的配方优化,才能达到佳的抑黄效果。这就像给病人看病,要对症下药,才能药到病除。

  1. “望闻问切”:了解聚氨酯的“体质”

在优化抑黄剂配方之前,首先要了解聚氨酯的“体质”,也就是其化学组成、分子量、官能度、固化条件等。不同的聚氨酯,其耐黄变性能也不同,所需的抑黄剂种类和用量也不同。

  1. “对症下药”:选择合适的抑黄剂

根据聚氨酯的“体质”和应用场景,选择合适的抑黄剂种类。一般来说,对于芳香族聚氨酯,需要使用紫外线吸收剂和HALS,而对于脂肪族聚氨酯,则可以适当减少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。

  1. “精打细算”:确定佳用量

抑黄剂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,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聚氨酯的性能。因此,需要通过实验确定佳用量。一般来说,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为0.1%-1%,HALS的用量为0.1%-0.5%,抗氧化剂的用量为0.1%-0.3%。

优化聚氨酯弹性体抑黄剂配方,满足不同聚氨酯配方对耐黄变性能的要求。

  1. “精打细算”:确定佳用量

抑黄剂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,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聚氨酯的性能。因此,需要通过实验确定佳用量。一般来说,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为0.1%-1%,HALS的用量为0.1%-0.5%,抗氧化剂的用量为0.1%-0.3%。

  1. “复方配伍”:协同增效,事半功倍

可以将多种抑黄剂组合使用,以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。例如,紫外线吸收剂和HALS可以协同保护聚氨酯免受紫外线的伤害,抗氧化剂和HALS可以协同抑制聚氨酯的氧化。

  1. “严刑拷打”:进行耐黄变测试

优化后的抑黄剂配方,需要经过严格的耐黄变测试,才能证明其有效性。常用的耐黄变测试方法包括紫外线老化试验、氙灯老化试验、热老化试验等。

四、产品参数与配方实例: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

说了这么多理论,接下来,咱们来点实际的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抑黄剂产品参数,以及一些聚氨酯配方实例,供大家参考。

常用抑黄剂产品参数

产品名称 化学成分 外观 熔点/沸点(℃) 特点 推荐用量(%)
UV-531 (紫外线吸收剂) 二苯甲酮类 淡黄色粉末 146-148 广谱吸收紫外线,耐热性好 0.1-1
UV-770 (HALS) 受阻胺类 白色粉末 81-85 优异的光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0.1-0.5
Irganox 1010 (抗氧化剂) 受阻酚类 白色粉末 120-125 良好的抗氧化性能,广泛应用于聚氨酯 0.1-0.3
TINUVIN 292 (HALS) 受阻胺类 淡黄色液体 与紫外线吸收剂有协同作用,提高光稳定效果 0.1-0.5
分子筛 硅铝酸盐 固体颗粒 吸水作用 0.1-0.5

聚氨酯弹性体抑黄剂配方实例(仅供参考)

配方一: 适用于芳香族聚氨酯弹性体,要求耐黄变性能一般

  • 聚醚多元醇:100份
  • TDI:40份
  • 扩链剂:10份
  • 紫外线吸收剂(UV-531):0.5份
  • HALS(UV-770):0.3份

配方二: 适用于芳香族聚氨酯弹性体,要求耐黄变性能优异

  • 聚醚多元醇:100份
  • TDI:40份
  • 扩链剂:10份
  • 紫外线吸收剂(UV-531):1.0份
  • HALS(UV-770):0.5份
  • 抗氧化剂(Irganox 1010):0.2份

配方三: 适用于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,要求耐黄变性能一般

  • 聚醚多元醇:100份
  • HDI:50份
  • 扩链剂:10份
  • HALS(UV-770):0.3份

配方四: TPU 鞋材用(高耐黄变)

  • 聚己内酯多元醇:50 份
  • 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多元醇:50 份
  • MDI:根据NCO/OH 比例调节
  • 扩链剂 BDO:调节硬度
  • 抗氧剂 1010:0.3 份
  • 光稳定剂 TINUVIN 292:0.5 份
  • 紫外线吸收剂 UV-531:0.3 份

注意事项:

  • 以上配方仅供参考,具体配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  • 在添加抑黄剂时,应充分搅拌,使其分散均匀。
  • 建议进行小试,确定佳用量和配方。
  • 不同厂家生产的抑黄剂,其性能可能存在差异,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。

五、锦上添花:一些小技巧

除了选择合适的抑黄剂和优化配方外,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,来提高聚氨酯的耐黄变性能。

  1. 选择优质原料: 选择低黄变倾向的聚氨酯原料,例如脂肪族异氰酸酯。
  2. 优化固化条件: 避免高温固化,选择合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。
  3. 表面处理: 对聚氨酯表面进行涂层处理,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  4. 避光保存: 聚氨酯产品应避光保存,避免紫外线照射。

六、结语: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

各位同仁,聚氨酯的耐黄变之路,道阻且长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实践,才能找到佳的解决方案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。让我们携手努力,共同打造更优质、更耐用的聚氨酯产品!

后,送给大家一句诗:
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!

谢谢大家!
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联系人: 吴经理
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公司其它产品展示:

  • NT CAT T-12 适用于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,快速固化。

  • NT CAT UL1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活性略低于T-12。

  • NT CAT UL22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比T-12高,优异的耐水解性能。

  • NT CAT UL28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该系列催化剂中活性高,常用于替代T-12。

  • NT CAT UL3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
  • NT CAT UL5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
  • NT CAT UL54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耐水解性良好。

  • NT CAT SI22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特别推荐用于MS胶,活性比T-12高。

  • NT CAT MB20 适用有机铋类催化剂,可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较低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
  • NT CAT DBU 适用有机胺类催化剂,可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
上一篇
下一篇